北方養殖場10米玻璃鋼拱形蓋板的防雪壓與保溫方案
北方養殖場 10 米玻案方溫保與壓雪防的板蓋形璃鋼拱形蓋板的防雪壓與保溫方案
北方養殖場冬季面臨積雪重壓和低溫嚴寒的雙重挑戰,10 米跨度的玻璃鋼拱形蓋板若防護不當,可能因積雪過厚坍塌,或因保溫不足影響養殖環境。結合北方 “降雪量大、持續低溫” 的氣候特點,需從防雪壓設計、保溫結構、日常管理三方面制定方案。本文詳解具體措施,保障冬季養殖設施安全。
一、防雪壓設計:從結構上抵御積雪荷載
需按北方 50 年一遇的積雪荷載標準設計,東北、內蒙古等嚴寒地區荷載不低于 0.7kN/㎡,華北地區不低于 0.5kN/㎡。設計時需疊加雪荷載與活荷載(如人員檢修),總荷載需留 20% 安全余量。
拱形弧度優化為 100°-110°,。整調率頻雪降地當合結此角度能讓積雪自然滑落,比平緩拱形減少 50% 積雪殘留。弧度太小易導致雪塊堆積,過大則增加風荷載,需結合當地降雪頻率調整。
蓋板厚度增至 12mm,玻璃纖維含量提高至 75%,增強抗彎折性能。在跨度中點增設橫向支撐梁,間距 2 米,可分散 30% 以上的垂直壓力,防止中部塌陷。
二、安裝加固:強化結構抗雪能力
基礎預埋件采用 Q235 級鋼材,與蓋板連接的螺栓直徑不小于 12mm,每米跨度設置 5 個固定點。螺栓底部焊接防滑墊片,并用混凝土澆筑固定,避免積雪重壓導致松動。
在蓋板兩側加裝抗拔裝置,選用直徑 16mm 的高強度鋼纜,一端固定在蓋板頂部 1/4 跨度處,另一端錨入地下 2 米深的混凝土墩。鋼纜張力保持 5kN,可抵消積雪產生的向上拔力。
拼接縫處采用 “雙螺栓 + 密封膠” 雙重加固,接縫下方加裝 10cm 寬的玻璃鋼托板,形成倒 “T” 型結構。托板與蓋板用樹脂膠黏合,能分散接縫處的積雪壓力,防止開裂。
三、保溫結構設計:減少熱量流失
蓋板內側加裝 5cm 厚的離心玻璃棉保溫層,導熱系數≤0.04W/(m?K),外層覆蓋鋁箔反射層,可反射 80% 以上的紅外線,減少熱量輻射損失。保溫層需連續鋪設,接縫處用鋁箔膠帶密封。
采用雙層蓋板設計,兩層間距 10cm,中間填充聚氨酯發泡材料,發泡密度≥35kg/m3。雙層結構比單層保溫效果提升 40%,可使蓋板內外溫差保持在 15℃以上。
通風口安裝保溫風門,風門采用 3cm 厚的聚氨酯板制作,關閉時與門框貼合嚴密。冬季僅在中午通風,每次不超過 30 分鐘,避免冷空氣大量進入。
四、日常防雪管理:及時消除積雪隱患
降雪后 24 小時內清理表面積雪,采用塑料推雪板沿拱形坡度自上而下推雪,避免使用金屬工具劃傷蓋板。積雪厚度超過 15cm 時,需分區域逐段清理,防止一次性卸載導致結構應力突變。
每周檢查蓋板撓度,用激光水平儀測量跨度中點的下沉量,超過 3cm 時需立即卸載積雪,并支撐加固。同時清理排水溝內的積雪和冰棱,防止融雪積水結冰后增加荷載。
每月檢查保溫層完整性,若發現玻璃棉受潮或鋁箔破損,需及時更換。在蓋板內側粘貼溫度傳感器,實時監測內外溫差,溫差小于 5℃時需檢修保溫層。
五、冬季應急措施:應對極端天氣
暴雪預警發布后,在蓋板頂部鋪設防滑網,網孔尺寸 20cm×20cm,防止積雪滑落時形成冰錐墜落。同時準備備用支撐柱,采用直徑 10cm 的鋼管,可臨時支撐在跨度中點,分擔積雪壓力。
若蓋板出現輕微變形,立即停止下方養殖作業,轉移牲畜。用千斤頂緩慢頂起下沉部位,每小時上升不超過 2cm,避免二次損傷。頂起后墊入鋼板支撐,待暴雪結束后徹底修復。
低溫凍裂時,用環氧樹脂膠混合玻璃纖維布修補裂縫,外層包裹加熱帶(功率 20W/m),通電加熱至 5℃保持 24 小時,加速膠層固化。修復后覆蓋保溫棉,防止再次受凍。
北方養殖場 10 米玻璃鋼拱形蓋板的防雪壓與保溫,需兼顧結構強度與熱阻性能。從設計時的參數適配,到安裝后的加固保溫,再到冬季的動態管理,形成全周期防護體系。結合北方氣候特點優化方案,既能抵御積雪重壓,又能維持適宜的養殖溫度,為冬季安全生產提供保障。
